跳到主要內容

中興家長會訊 / 第二期

 
 

 台灣新住民子女教育與輔導的新課題

 

作者:吳佩霞(南投縣立漳興國民小學教師)

 

一、新住民子女之背景探析

因為人口政策以及社會風氣的變遷,我國少子化的問題日漸嚴重。於此同時,外籍配偶進入台灣定居並生育後代的比率卻逐年提升,外籍配偶所生子女對於台灣人口結構已經明顯地產生量與質的改變。這些新住民子女的教育議題,值得教育當局重視,以減少文化與社會問題。

所謂新住民子女乃指父親或母親一方(或雙方)非台灣籍,所養育且目前就讀國中小階段的子女稱之(包含大陸、東南亞、日本、美加、歐洲等)。依其狹義定義,限於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而廣義的定義則為,將來所有在台灣生長的人,均俗稱為「新台灣人」。

依據教育部統計資料,101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含大陸地區)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計8166人,占全部國中小學生數之2.91%,其中國中有9,369人,國小有70,797人,且隨年級越低人數越多,98學年度則已突破15萬人。此外,新住民學生的父或母親國籍,除中國大陸28,766人佔35.90%最多外,其次為印尼與越南籍分列二、三名,其中主要又以分布在台北縣和桃園縣居多。

由於外籍配偶教育程度較低且對台灣文化的不熟悉,導致教養子女困難,並在無充分準備下教養孩子,對於下一代的語言學習、學業發展、生活習慣、人際關係與人格發展都會造成影響。因此,如何真正了解新住民子女教育的困境,並提出因應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新住民家庭的特質

(家庭社經地位較低:新住民子女的家庭多居於農村或邊陲地帶,其職業大多為工農階級,雙親學歷大多國中畢業,職業多集中在工人、司機、自營商(攤販)與農民,多為中低社經地位者。

()甚少參與外界學習活動:由於外籍配偶的公婆或配偶擔心他們的成長會增加他們逃跑或離家的機會,認為新娘們不用識字,只要能溝通即可,因而限制其參與外界活動的機會。

()溝通問題:外籍配偶,常因不會講國語及閩南語,與先生、家人無法做有效的溝通,導致許多婚姻問題,甚至婚姻破裂。

()文化適應問題:在跨國婚姻中,不僅要面對新的家庭組合,更要面對雙方文化的差異。不同文化的婚姻觀、夫妻、婆媳相處模式、子女教養方式等也會影響跨國婚姻家庭的生活適應。

()子女養育問題:「傳宗接代」與「延續香火」是中國男人結婚的主要目的之一,尤其是迎娶東南亞外籍配偶之台灣男子。因此對於養兒育女的觀念與做法就常常是家庭問題的重要成因。另一方面,有些外籍配偶可能受教有限或年輕就懷孕,在語言不通、生活未適應的情況下就需擔任母職,形成「女孩帶小孩」的情況,在照顧嬰兒知識不足下,對於未來的子女教育是極為沉重的負擔,因此也影響子女的發展,產生教育問題。

()自卑心理問題:由於較低的社經背景、文化適應與語言溝通等問題,使得新住民家庭的成員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影響孩子的學習。

 

三、生活適應與教育學習上的問題

新住民子女在生活與教育上較容易產生問題,歸咎其癥結,有些是屬於個人因素,有些是屬於環境因素,有些是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因素。

()個人因素:

1.帶有口音腔調易被取笑。

2.易被「種族歧視」、「標籤化」。

3.無法自我認同、看輕自己,缺乏自信、感到自卑、產生疏離。

4.學業適應不良。

5.認知性科目方面需要加強。

6.語言學習與語言結構較差。

()家庭因素:

1.父母的社經地位與教養觀念較低,無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2.語言溝通障礙,子女學習發展受限,學童在學習發展上,可能比同齡的同學落後,產生自卑感及無力感。

3.文化差異,父母的社交範圍受到相當的限制,因此學童的人際互動與社會參與能力也較差。

4.婚姻形同買賣,子女缺乏溫馨與幸福的家庭氣氛,心理容易產生偏差。

()學校與整體環境因素:

1.教育資源不足,教師意願與動機需要提升。

2.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策略並未深化,無法建構適合新住民學童的良好學習環境。

3.新住民的相關課題研究,雖受到重視,但仍未形成嚴謹的科學研究學門。

4.目前的政策偏重補助與管理,積極的正向措施較為欠缺。

 

四、教育與輔導策略

(一)推廣新住民家庭教育及親職教育:父母管教方式、態度與期望等都是需要教育的,新住民母親至少需具備基本的聽、說、讀能力,至於書寫能力部分,因為中文字原本就複雜,建議可以鼓勵新住民子女自幼稚園或國小入學開始,國語課可以隨班伴讀,不僅可以學習中文並瞭解其子女的學習狀況,更可以循序漸進地了解生活環境而不致於自我封閉起來,可說一舉數得;學校行政與老師應予配合。

(二)強化學校行政與教學:

1.   教學:對於新住民子女在學校的學習輔導、生活適應等,教師要鼓勵新住民子女勇於表達、分享自己的原生文化,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將多元課程融入日常生活或遊戲當中,或設計體驗教學相關課程,鼓勵同學間以樂於欣賞、增廣見聞的心態多加瞭解,讓年幼的兒童產生主動學習的動機,也較容易吸收。此外,教師觀察孩子的特質或優勢能力,在課業或學習安排上給予孩子成功的機會,視需要適度減少作業份量、作業難度或在課堂上多提供新住民子女發表的機會,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及學習興趣。

2.  輔導:加強新住民子女的心理輔導,增進其自信心與自尊心。

3.  行政:給教師需要的資源、提供教師進修多元文化的資訊與機會,並定期宣導多元文化概念與規劃辦理校際活動。

(三)善用社區資源:可透過各種社會教育的機制,例如各地的社區大學、社區媽媽教室,舉辦各式國際日等活動及課程、充分運用公共設施如圖書館、活動中心等,提供民眾機會認識新住民之母國,如地理、歷史、文化、語言、社會、政治、經濟等,另一方面也邀請外籍配偶參與社區活動,增加互動,增進彼此的接納和融入。

(四)文化價值建構與省思:面臨多元族群的新熔爐,學校必須有所包容與調適,規劃設計出像是語言學習、家人關係、經濟扶助與就業促進等等的整合性服務。進而加強多元文化教育,促使學生學習新文化,接納並尊重不同風俗民情,建構更豐富的多元文化社會。

附件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